中文版 | English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NEWS

冬奥会丨“冰丝带”快又丝滑背后的IP故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冬奥会丨“冰丝带”快又丝滑背后的IP故事

更新:2022年05月19日点击:1330

从“一墩难求”的市场现状可见2022北京冬奥会的火爆程度,“冰丝带”你一定听说过吧,没错,这是国家速滑馆的昵称,是本届冬奥会唯一新建冰上竞赛场馆,也是本届观看赛事和科技热议的焦点。日本运动员羽生结弦在接受采访中赞美“冰丝带”:“三届冬奥会中最舒适的”。


图片

图片来源:新浪财经头条


2月7日,荷兰老将伍斯特以1分53秒28的成绩打破速度滑冰1500米比赛的奥运会纪录并获得冠军;2月12日,中国开幕式旗手高亭宇以34秒32的成绩打破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奥运会纪录并夺得金牌……运动员在“冰丝带”上接连取得佳绩,不得不说这块儿“最快的冰”叫的名副其实。


为什么能屡创佳绩呢?冰面是重要条件之一,“冰丝带”拥有亚洲最大的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达1.2万平方米,创纪录必须滑的快,因此冰面质量要高,要平整,温差要小等等。这些都得益于领先的制冰技术,作为双奥之城的标志性建筑,其技术肯定少不了自主创新,少不了知识产权的加持。


图片图片

老李在宋总陪同下参观国家速滑馆

图片


与“冰丝带”的结缘始于2019年夏天,李雷率领团队带着安全帽第一次走进国家速滑馆,当时的场馆还在紧急建设当中,速滑馆筹备和建设工作的负责人宋家峰介绍了有关情况:要按时、按质,达到相应的环保标准并控制成本完成任务,助力冬奥顺利开展,自主创新是唯一的出路。在这一技术领域,全球范围内的竞争非常激烈,冰丝带是2022北京冬奥会的名片之一,必须突破传统技术封锁,实现零风险技术创新,我们有一种民族责任感。


听到这些话,老李深有同感:之前,大家的知识产权意识比较淡薄,国外有好的技术我们拿来直接就用,没有创新和保护创新的意识,容易引起侵权诉讼纠纷,也吃了不少亏,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受到高度重视,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显著提升。“冰丝带”作为国际化场馆的代表,一定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亮出“中国智造”的名牌,集慧智佳团队如果有幸能参与北京冬奥冰丝带这个项目,我们一定会不辱使命。


图片

集慧智佳交通与智造事业部总监王淑敏


谈到速滑馆采用的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集慧智佳交通与智造事业部总监王淑敏分析道:“这是一个国外的现有技术,但此次在冬奥速滑馆全冰面大规模应用还是首次,所以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排查全球的技术现状,现有技术怎么使用才能规避侵权风险;速滑馆还有很多自主研发、技术创新,这些创新成果如何得到更科学的保护;在整个推进过程中还面临各层级以及各技术方相互制约等难题。但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去做,为冬奥的自主创新贡献哪怕一点力量。”


宋家峰宋总听完集慧智佳团队迅速专业的分析,表示非常认可,期待后续能够合作。回公司之后,集慧智佳紧急成立了专项小组,做了初步方案并递交有关部门,经过严格筛选,最终拿下专利导航项目,受委负责速滑馆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冰技术专利申请的策略指导及布局工作。


图片

集慧智佳团队与宋家峰(右二)合影


“冰丝带”的背后,集慧智佳专项小组为知识产权保障尽了一份绵薄之力。


2022年冬奥会国家速滑馆是首次利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作为超大型滑冰场的冷源,也是本次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中首个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新型环保制冰技术的冰上场馆。该技术是世界上比较先进环保的制冰技术,碳排放值趋近于零,制冰能效大幅提升,节能可达15%以上。而且,赛后冰面可进行分区制冷,对每块冰单独控温,实现场馆“同时运行、不同使用”。


集慧智佳专项小组对国内外二氧化碳制冰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分析,特别是针对该产业的专利布局进行了全球的现状分析,通过分析了解了“冰丝带”所采用的制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以及创新性,对创新技术提出了切实的专利保护和布局建议。除此之外,针对“冰丝带”曲面玻璃的擦洗工具也给出了相应的布局建议,为2022北京冬奥会的硬科技保驾护航。


据了解,目前场馆制冰系统集成设计和冰板结构设计等关键设计方案已取得多项专利。


2019年的国家速滑馆和2022年的国家速滑馆(见下图) 。




作为国际顶流的智慧建筑,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冰丝带”获得了很多奖项,这是我国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走向现实的写照。集慧智佳非常荣幸参与其中,用专业为硬核技术护航,用高效服务为北京冬奥会助力,让“冰丝带”更丝滑,更璀璨。


集慧智佳与TA的故事还有很多,以后慢慢讲给你听。